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新闻动态
NEWS
今年高考各科试题特点
来源: | 作者:chang | 发布时间: 2022-06-08 | 555 次浏览 | 分享到:

6月8日,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考生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

今年这些科目的试题体现了哪些特色,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一起来看。

【思想政治试题】

全国卷试题评析(甲卷)
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试题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要求。2022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进一步加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试题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熏陶和教育。全国甲卷第40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断组织材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领悟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的道理。

二、彰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作用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全国甲卷第40题,引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的感人事迹和铮铮誓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前赴后继、奋斗牺牲的精神风貌,让青年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崇高、理想伟大、使命光荣。

三、强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全国甲卷第39题,以某校中学生在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活动时,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而备受鼓舞的案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公民在参与立法过程中直接表达意见建议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筑牢法律的民意基础和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教育学生深刻领会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意义,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自觉性主动性。

四、强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成了学科的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强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查,就是强化基础性导向,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夯实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减少 “机械刷题”,服务“双减”工作。全国甲卷第12题,以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中对生态产品的论述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等概念的理论内涵的理解。

五、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

思想政治学科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体现了培育学科素养的要求。全国甲卷第13题,考查学生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与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之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逐年下降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图表反映的经济内涵,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经济现象间的内在联系。

全国卷试题评析(乙卷)

一、加强对青年的价值引领,迸发青春能动力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全国乙卷第23题,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0年来团结带领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创设情境,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突出劳动教育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在高考中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考查,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更好地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国乙卷第20题,展现我国不同时期劳模风采,让学生深刻领会劳模精神的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国乙卷第40题,以某小学创办“开心农场”开展“新劳动教育”试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于劳动教育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同时通过向学校宿舍管理员、保洁员或保安员等写一封感谢信,引导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

三、强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成了学科的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强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查,就是强化基础性导向,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夯实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减少 “机械刷题”,服务“双减”工作。全国乙卷第16题,以社区构建“网格—楼栋—单元”分级负责治理组织架构服务社区居民的案例,考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等基础概念。

四、强调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

思想政治学科关键能力是学生面对思想政治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时,能有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全国乙卷第38题,以当前我国PPI与CPI总体呈“剪刀差”变化为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及其成因,并说明企业应对这种压力可采取的积极办法。该题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即正确解读信息得出中小企业面临的利润空间缩小的经营压力;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分析成因得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成本增加,难以通过下游产品价格提高而被消化的结论;三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经过系统思维得出控成本、提质量、促营销等方面的纾困办法。

五、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

思想政治学科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体现了培育学科素养的要求。全国乙卷第39题,以近两年我国推出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若干举措为素材,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等思想方法,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级化、综合国力、改革和开放关系等维度,深刻领会这些举措对中国及世界的重要意义。

【历史试题】

全国卷试题评析(甲卷)

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命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积极发挥以史育人导向作用,加强对党史的深入考查,促进教考衔接和引导高中教学减负提质。试卷风格、难度、结构、题型题量等保持稳定,助力考试内容改革稳步推进。

一、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推进立德树人走深走实

1. 聚焦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深化党史考查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史实和重要历史线索,考查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掌握及认识程度,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如全国甲卷第41题呈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防力量对比,要求学生分析各时期海防特征,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历史对比和经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70余年的海军建设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不仅捍卫了国家领海安全,也见证了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过程,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第31题通过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掌握程度。该题要求学生客观认识所有制结构改革对发展经济、便利生活以及促进就业所起的推动作用,感悟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底色

历史试题注重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理念、思想,引导学生礼敬、自豪地对待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如全国甲卷第24题以《壤父歌》及相关故事为素材考查老子的思想,揭示了先贤对幸福生活的定义:积极乐观、顺应自然、劳动幸福、健康快乐,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进行了有益启发。

3. 引导青年铸牢信仰之基,增强理论自信

历史试题注重选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型史实,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树立理论自信。如全国甲卷第30题通过抗战时期毛泽东、朱德对边区政府特点的阐述,启发学生认识边区抗日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民主主义特征,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进行的民主建设和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引导学生增强理论自信。

二、积极落实教考衔接,助力培育良好教育生态

1. 遵循高中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依标施考

历史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标,坚持依标施考。在考查内容范围上,注重体现课标中规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突出全面性、典型性,引导高中深刻认识对照课标设计和组织教学的重要意义,做到应教尽教和避免超标教学。如全国甲卷对选考题的设置,注重素材选取、问题设计与课标规定的专题、内容相契合,试题情境既新颖又与学生所学有所关联,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 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课堂提高质量

历史试题通过对学科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的深入考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讲透教材重点内容和练习题减量提质上,而不是提前结课备考和把教学重点放在解题的技巧性上。如全国甲卷第34题情境聚焦第二次工业革命,试题的落脚点并未落在常见的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领域,而是另辟蹊径,突出内燃机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深度理解。若学生仅靠生搬硬套教材内容和作答套路,则无法进行正确推理。

3. 注重考查思维品质,引导转变学习方式

历史命题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重复、机械、固化的训练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全国甲卷第42题材料来自学者对20世纪特定时期内欧美国家所呈现的发展维度的定义与论述,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对国家发展维度的见解。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归纳、总结和概括发现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并得出合理结论。该题对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提出观点,宏观认识和把握历史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4. 坚持融入体美劳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历史命题结合高中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学科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获得丰富体验,引导高中教学增强育人的综合性、拓展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如全国甲卷第47题围绕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创设情境,彰显了古代医药学研究的独特价值和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第26题围绕宋代海外贸易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的认识,展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

全国卷试题评析(乙卷)

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命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积极发挥以史育人导向作用,加强对党史的深入考查,促进教考衔接和引导高中教学减负提质。试卷风格、难度、结构、题型题量等保持稳定,助力考试内容改革稳步推进。

一、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推进立德树人走深走实

1. 聚焦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深化党史考查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史实和重要历史线索,考查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掌握及认识程度,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如全国乙卷第41题呈现了二战后中日两国的技术引进情况,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分析判断的能力。当时中国在国内基础十分薄弱、面临西方全面封锁的严峻环境中,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原因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试题引导学生通过国际比较,认识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伟大意义。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底色

历史试题注重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理念、思想,引导学生礼敬、自豪地对待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如全国乙卷第24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3. 引导青年铸牢信仰之基,增强理论自信

历史试题注重选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型史实,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树立理论自信。如全国乙卷第29题是陈望道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使中国社会“新旧”评判标准发生变化的阐述。在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等成为许多人用以分析和评判事物的科学准绳,试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中国救亡图存的真理。

二、积极落实教考衔接,助力培育良好教育生态

1. 遵循高中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依标施考

历史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标,坚持依标施考。在考查内容范围上,注重体现课标中规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突出全面性、典型性,引导高中深刻认识对照课标设计和组织教学的重要意义,做到应教尽教和避免超标教学。如全国乙卷对选考题的设置,注重素材选取、问题设计与课标规定的专题、内容相契合,试题情境既新颖又与学生所学有所关联,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 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课堂提高质量

历史试题通过对学科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的深入考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讲透教材重点内容和练习题减量提质上,而不是提前结课备考和把教学重点放在解题的技巧性上。如全国乙卷第26题围绕宋代官职“通判”的概念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阐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的目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通判”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能准确作答。

3. 注重考查思维品质,引导转变学习方式

历史命题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重复、机械、固化的训练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全国乙卷第42题选取《后汉书》等史籍中关于东汉良吏与老虎相关的史事记载,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发现问题,并得出相应的推论。该题材料呈现、设问形式新颖,信息主题集中且思维发散性强,学生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论证得出合理而深刻的结论,对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4. 坚持融入体美劳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历史命题结合高中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学科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获得丰富体验,引导高中教学增强育人的综合性、拓展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如全国乙卷第25题围绕盛唐书法的时代气象和艺术风格创设情境,彰显了书法艺术承载的美学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领悟力,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地理试题】

全国卷试题评析(甲卷)

2022年高考地理试卷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双减”落实落地、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同时,延续了近些年的命题风格,保证了较为稳定的题型结构,适当控制文字、图表信息量,合理配置各卷种不同难度水平的试题,给学生以熟悉感和获得感。

一、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展示时代新貌,激发民族自豪感

地理试题围绕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大背景,选取依托自身特色优势资源,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为案例创设试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如全国甲卷第43题,关注凤堰古梯田开放式“生态博物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创新发展之路。

2.立足人地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地理试题在世界范围内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的区域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素材,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视角关注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全国甲卷第36题,分析瑞士在本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相对不利的条件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特色发展;全国甲卷第37题,关注澳大利亚历史上经历的一场严重沙尘暴事件;全国甲卷第44题,聚焦美国某湖泊多氯联苯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等,引导学生认识协调人地关系、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意义。

3.渗透“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地理试题在深化德育、智育考查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引导,旨在促进学生提升劳动意识,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如全国甲卷第6题,涉及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生态意义的农事活动,由此增强学生对农业生产劳动的了解,培育学生关注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

二、引导回归教育本质,助力推进“双减”落地

1.深化基础性内涵,致力课程标准落实

地理试题强调对课标规定的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基本方法与能力的灵活运用,引导教学依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依据课标抓住学习重点、攻克学习难点,不断提升面对考试的信心。如全国甲卷第37题以澳大利亚发生的某次沙尘暴为案例,落实了实验版课程标准中有关天气系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的课标要求,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命题理念,引导中学教学减量提质增效。

2.突出多样化设问,着力创新意识培养

地理试题通过多样化的设问方式,加强试题开放性、辩证性,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固化的学习与复习备考模式。如全国甲卷第37题(4)小题,通过开放性设问,鼓励学生自行提出明确合理的科学观点并开展有理有据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窠臼,在尊重科学规划与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激发思维活力,促进教学加强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以及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3.优化情境性创设,服务现实问题解决

地理试题广泛选取生产实践、学习探索中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克服单纯通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来解题的倾向。如全国甲卷第1~3题,设计我国某制造业企业进行跨国产业转移的生产实践情境,考查学生对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发展历程中通过“走出去”寻找优势区位的理解与认识。全国甲卷第7~8题,根据某区域百余年来海岸线变化创设学习探索情境,考查学生利用科学证据判断历史上海岸线变化的特点与原因。

三、彰显学科素养立意,保障改革平稳过渡

1.注重综合思维,培养过程意识

地理试题基于不同要素、不同尺度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引导学生发展综合思维素养。如全国甲卷7~8题,考查地貌演化过程对近岸湖泊的影响,从而综合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

2.拓展区域认知,引领深度教学

地理试题基于不同类型的区域,从区域特征、区域关联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区域地理事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观念。如全国甲卷第9~11题,以“杭盖草原”的地形特征为线索,要求分析山地、和缓丘陵、平坦河谷对形成优质草原的作用,将区域组合价值、水循环原理、生物与环境关系融为一体,展示区域认知的独特视角。

3.强化地理实践力,提升科学素养

地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借助图表获取和处理复杂地理信息,设计和实施地理调查活动的能力。如全国甲卷第44题,利用美国某湖中多氯联苯污染物在鱼体内长期存留的案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

全国卷试题评析(乙卷)

2022年高考地理试卷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双减”落实落地、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同时,延续了近些年的命题风格,保证了较为稳定的题型结构,适当控制文字、图表信息量,合理配置各卷种不同难度水平的试题,给学生以熟悉感和获得感。

一、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展示时代新貌,激发民族自豪感

地理试题围绕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大背景,选取依托自身特色优势资源,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为案例创设试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如全国乙卷第4~6题,展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依托当地特色的畜种牦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和现代化特点的产业扶贫之路,考查学生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理解以及人们依托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

2.立足人地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地理试题在世界范围内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的区域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素材,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视角关注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全国乙卷第36题,探讨以色列通过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协调人地关系、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意义。

3.渗透“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地理试题在深化德育、智育考查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引导,旨在促进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与劳动意识,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如全国乙卷第43题,要求学生既理解观景台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又辩证分析观景台作为旅游景观对旅游者审美的影响,提升学生在旅游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二、引导回归教育本质,助力推进“双减”落地

1.深化基础性内涵,致力课程标准落实

地理试题强调对课标规定的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基本方法与能力的灵活运用,引导教学依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依据课标抓住学习重点、攻克学习难点,不断提升面对考试的信心。如全国乙卷第9题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义务教育课标所要求的“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的基本方法,判断风力、风向的变化,为结合高中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分析问题提供支撑,强调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才能行稳致远。

2.突出多样化设问,着力创新意识培养

地理试题通过多样化的设问方式,加强试题开放性、辩证性,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固化的学习与复习备考模式。如全国乙卷第37题,通过一系列具有进阶性、创造性的设问,要求学生综合内、外力因素,对不同地点海岸线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进行描述、概括和比较,引导学生突破“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思维定势,促进教学加强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以及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彰显学科素养立意,保障改革平稳过渡

1.注重综合思维,培养尺度意识

地理试题基于不同要素、不同尺度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引导学生发展综合思维素养。如全国乙卷第36题,借助以色列开展海水淡化的案例,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人口等多个要素,综合分析海水淡化厂的区位条件及产生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与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全国乙卷第11题着眼更大尺度上的气压场特点,分析地理事象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深化对尺度概念的认识,理解不同尺度对同一地区地理现象的综合、复杂且具有差异的影响。

2.拓展区域认知,引领深度教学

地理试题基于不同类型的区域,从区域特征、区域关联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区域地理事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观念。如全国乙卷第1~3题,以我国四个一线城市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为案例,分析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强化地理实践力,提升科学素养

地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借助图表获取和处理复杂地理信息,设计和实施地理调查活动的能力。如全国乙卷第7~8题,给出黄河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关系图,考查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复杂地理信息的能力。

【物理试题】

全国卷试题评析(甲卷)

2022年高考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守正创新,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基础性,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加强教考衔接,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一、深化基础性,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2022年高考物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引导教学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应教尽教。高考物理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同时,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比如,全国甲卷第18题设计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深刻把握电场力、洛仑兹力以及两者做功的特点。全国甲卷第20题考查学生对电路情况、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全国甲卷第21题以带电小球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运动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能量转化与守恒、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理观念的深刻理解,渗透等效的思想。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022年高考物理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全国甲卷第14题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为情境,将学科内容和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全国甲卷第15题设计高速列车穿过隧道的情境,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全国甲卷第25题以一种可以测量微小电流的光点式检流计为情境,与科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领悟仪器设计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加强实验设计,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2022年高考物理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升实验能力。

比如,全国甲卷第22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画出测量微安表内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全国甲卷第23题利用气垫导轨对弹性碰撞进行研究,展示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形成结论部分,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此外,全国甲卷第24题、第25题也均以实验为背景,进一步凸现物理实验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高中开足开好实验课,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全国卷试题评析(乙卷)

2022年高考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守正创新,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基础性,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加强教考衔接,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一、深化基础性,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2022年高考物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引导教学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应教尽教。高考物理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同时,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比如,全国乙卷第15题考查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同时性和矢量性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的认识。全国乙卷第16题创新设问角度,要求学生判断小环从大圆环顶端下滑过程中与其速率成正比的物理量,渗透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全国乙卷第22题考查学生对实验中逐差法的运用,通过加强对通用分析方法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的实验基础。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022年高考物理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全国乙卷第14题以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上自由飘浮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太空失重本质的理解,体现新时代我国重大科技发展成果,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乙卷第18题用智能手机测地磁场,要求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测量结果论证测量地点、y轴正方向的指向情况等,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证据意识。全国乙卷第21题以一种可用于卫星上的带电粒子探测装置为情境,扩展学生关注的科技领域,拉近学生与微观世界的距离。

三、加强实验设计,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2022年高考物理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升实验能力。

比如,全国乙卷第22题以雷达探测一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为背景,要求学生将熟悉的打点计时器纸带处理方法进行灵活迁移;同时,试题要求学生给出该飞行器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理由,考查学生运用物理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全国乙卷第23题探测待测电阻在一定电流范围内的伏安特性,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以及选择合适的器材,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此外,全国乙卷第18题也以实验为背景,进一步凸现物理实验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高中开足开好实验课,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化学试题】

全国卷试题评析(甲卷)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双减”工作。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能源材料等方面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促进考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选取真实情境,突出价值观念引领

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例如全国甲卷第8题辅酶Q10的性质均表现出化学研究成果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第35题考查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展现我国化学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二、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高考化学试卷围绕这些基础内容,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今年高考化学命题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性质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合理地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双减”落实。例如全国甲卷第10题围绕一种水性电解液锌-二氧化锰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以及推测电极反应等。

三、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化学试题设计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化学试题创新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独特,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认识化学基本规律,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中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碳、氮、氧、氟电离能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第28题给出不同条件对“钛氯化”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本质。

四、注重教学实际,推进教考衔接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将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规律,有效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课程及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加强教考衔接,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围绕“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重要实验,考查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全国甲卷第13题实验题考查水解常数、酸性对铬酸根平衡的影响、醇及二价铁的性质。

2022年化学试题探索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理论两大化学理论与其他模块内容的综合考查,促使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改革理念同向同行。例如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乙烯、四氟乙烯及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融合物质结构对性质及其应用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建立宏观性质用途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全国卷试题评析(乙卷)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双减”工作。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能源材料等方面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促进考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选取真实情境,突出价值观念引领

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例如全国乙卷第8题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方法,有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全国乙卷第28题通过呈现工业上硫化氢的不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高考化学试卷围绕这些基础内容,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今年高考化学命题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性质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合理地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双减”落实。例如全国乙卷第12题围绕一种光照充电锂-氧气电池设置情境,提供光催化驱动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要求学生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以及推测电极反应等。

三、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化学试题设计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化学试题创新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独特,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认识化学基本规律,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中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全国乙卷第26题呈现铅膏回收的工艺流程,提供有关金属离子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要求学生基于数据综合分析整个工艺流程,根据物质性质分析不同元素的最终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转化条件。

四、注重教学实际,推进教考衔接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将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规律,有效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课程及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加强教考衔接,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围绕“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重要实验,考查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全国乙卷第10题实验题考查了糖的性质、氯溴碘性质递变规律等化学重要实验内容。

2022年化学试题探索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理论两大化学理论与其他模块内容的综合考查,促使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改革理念同向同行。例如全国乙卷第35题考查碳的不同杂化形式对氯乙烷、氯乙烯、氯乙炔中碳氯键的键长影响,融合物质结构对性质及其应用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建立宏观性质用途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生物试题】

全国卷试题评析(甲卷)

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甲卷试题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底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主要特征,注重体现生物学科特色,强化学科素养考查和引导,注重学科基础深度和广度的考查,有助于中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

1. 强化价值导向,促进全面发展

全国甲卷生物试题立足生物学科考查内容,精心选择运动健康、体育锻炼、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等主题,突出高考的价值塑造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感受到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例如,生态学内容的考查突出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培植生态文明理念。第31题以林地动植物资源调查入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丰富度等基本概念,并要求学生思考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深刻意义与内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第1题以钙离子的生理作用以及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的吸收为主题,说明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和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2. 丰富考查形式,深化基础考查

全国甲卷生物试题突出了学科基础主干内容的考查,从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等多方面设计试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灵活程度。如第3题展现某种作物矮生品种在喷施植物激素之后长高的现象,要求学生据此分析该品种矮生的原因,旨在考查植物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以及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第4题考查有氧呼吸这一核心概念,在反应场所、参与分子、反应产物等多维度进行全面考查。第29题考查光反应的主要产物,第30题考查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抗体发挥作用的方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都是对基础主干内容的考查。第37题给出某同学比较2个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进行实验的结果,要求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转变根据实验设计推测实验结果或得出实验结论的常规形式。

3. 加强能力考查,促进教考衔接

今年高考生物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形式特征体现在运用多种形式呈现信息、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读取以及转化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在情境中敏锐捕获关键信息的能力。全国甲卷第5题要求学生根据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的变化趋势,识别结果图中对应的曲线,考查学生图形转换和识别的能力。

高考生物继续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设置丰富的实验探究情境。第2题创设探究细胞液浓度不同的3种植物细胞放入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后发生不同变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渗透压、细胞质壁分离、水分运输等基本概念,以及对细胞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在实验前后变化的推理和判断。此类试题学生熟悉,作答门槛不高,注重思维的深度考查。

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强调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达成以考促学的目的。第32题围绕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杂交育种问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以及人工传粉的具体做法,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遗传学应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全国甲卷第38题围绕牧场对一只产肉性能优异良种公羊进行扩繁的实际问题,考查胚胎工程基本原理和流程。这些试题设计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对中学教学发挥较好的导向作用。

全国卷试题评析(乙卷)

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精选新冠疫情防控、动物育种、废物循环再利用等素材,强化高考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题总体特征体现稳中有进,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化素养导向,加强学科基础和关键能力考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1. 凸显育人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试题设计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通过联系社会热点疫情防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在抗疫过程中,全民免费疫苗接种和应检尽检的核酸检测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乙卷第38题围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考查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加深对防疫措施的认识。全国乙卷第37题以利用制糖废液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工业产品为情境,让学生思考废物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此外,高考生物倡导劳动为荣,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念。全国乙卷第6题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遗传分析为主题,指出巧妙运用鸡的羽毛性状可早期区分雏鸡性别,便于养鸡场根据生产需求及时分选,以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念。

2. 深化基础性,引导教学回归主干

高考生物加强基本概念的考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从而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引导教学回归课堂教学和把握学科基础,切勿盲目刷题。全国乙卷第3题创设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引发肌肉痉挛的药物治疗方法的问题情境,考查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活化、突触间隙中降解等过程,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对突触传递的理解程度。

3. 突出能力考查,积极导向教学

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有助于高校区分选才,也有助于中学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减少机械刷题。高考生物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之一是获取有效信息以处理问题。全国乙卷第4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对酶P的RNA组分和蛋白质组分活性探究实验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简洁明了地传达关键信息,尽量忽略细节,既展现生物学科常用的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展示方式,又便于学生能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解决问题。高考生物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形式、角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实践,涵盖实验设计、方法选取、数据分析、结论概括、评价改进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实验实践与概念学习,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兴趣。全国乙卷第31题展示利用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地面活动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新方法,要求学生分析相对于标志重捕法的优势,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合理选取方法的重要性。应用能力可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进行考查,例如全国乙卷第29题要求根据农作物根系吸收硝酸根与氧之间的关系,制定农业生产中相应的增产措施。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情境设计、设问方式等途径进行考查。全国乙卷第32题以植物花色的遗传控制为问题情境,在探究白花植株纯合体基因型时要求只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之只进行1次杂交,考查学生在新条件限制下制定最优方案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注重解决方案的优化和简化。